圖:蘇州工業園區納米城目前已聚集超550家納米技術相關企業,園區納米產業年產值超1550億元人民幣。圖為蘇州工業園區內的納米真空交互實驗站。\大公報記者賀鵬飛攝
從成立之初起,蘇州工業園區就摒棄「眉毛鬍子一把抓」的粗放招商理念,把招商引資與區域產業發展規劃緊密結合,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重點瞄準世界500強、中國500強、行業前5強鏈主企業等優質項目,實現從優惠政策招商向產業集群招商、綜合環境招商、以資引資招商的轉變。
蘇州科技大學商學院教授、江蘇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蘇州研究中心主任、蘇州高新區(虎丘區)長江產業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徐天舒指出,蘇州工業園區的開發,先成功抓住了上海產業「外溢」和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等機遇,成功引進一大批跨國企業。後又進一步主攻產業鏈招商,圍繞重點產業集群和重點產業鏈「強鏈補鏈延鏈」。
「有段時間國內各大開發區和高新區都特別強調畝均產值,希望引進的企業產值越大越好,但後來大家意識到,產業鏈更為重要。」徐天舒說,近幾年蘇州工業園區對引進企業的規模和產值不作第一考量,而是高度重視企業是否能完善重點產業、未來產業的產業鏈,能否保證產業鏈自主、安全、可控。
目前,園區已累計引進外資項目超5100個,其中104家「世界500強」企業投資了174個項目,實際利用外資超400億美元,成為江蘇首個且唯一一個外資總部經濟集聚區,區內中外企業總數已多達18.8萬家,去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686億元,年均增幅達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