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月友专栏

当前位置:首页  张月友专栏

张月友: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 为全国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发布时间:2023-03-15 文章来源:南京日报作者:张月友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希望江苏继续真抓实干、奋发进取,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必须正确认识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中国建设现代化目标约束和现代化普适内涵要求。


  首先,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过四十多年的高速增长,数量不足型的供需矛盾已基本解决。但是,长期的追求速度的增长模式使得我国经济增长的代价高昂,加之生产要素的稀缺性早已发生变化,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存在客观限制。也即,高速增长不再是我国发展的主要约束性目标。为了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化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高质量发展接替高速增长成为我国发展新的主要约束性目标。


  其次,现代化目标对发展提出量的约束和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安排进行了宏观展望,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等。其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是相对约束性强的目标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中提出,“‘十四五’末达到现行的高收入国家标准、到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这里的“翻一番”标准,指向GDP增速,要求中国到2035年的最低GDP年均增速要保持在4.2%左右。也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未来十几年的增长速度不能掉得太多。


  最后,现代化普适内涵对发展具有质的规定性。“现代化”这个词是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才在西方社会科学研究中逐渐流行的一个术语。该术语既被作为一个时间尺度,意为“现世(代)的”或“近世(代)的”。更是一个价值尺度,即“时新的”“时髦的”,也引申为“新时代”。我们所讲的现代化就是要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全方位革命性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是要实现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富裕、国家的强盛。主要任务是解决“从有到好”的问题,应该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平衡发展,更加注重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大力增强质量意识,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赋能高质量发展


  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被动需要,也是顺应全球工业革命趋势特别是全球化变化趋势主动出击的必然结果。


  从经济转型升级需要看,经济现代化所面临的焦点问题已经由落后的生产力转向落后的生产率和创新能力。随着经济发展和全体人民素质的提高,我国市场规模巨大和人力资源规模巨大,有利于党领导人民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点的经济现代化新道路。


  从全球化挑战看,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我高技术制造业围追堵截,凸显了我国经济发展要增加创新因子并突破被核心技术“卡脖子”困局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分别从创新战略、创新主体和创新环境层面,提出推进科技创新要把握三大战略要点:第一,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第二,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健康成长;第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尽展才华创造良好环境。具体到江苏,当前主要任务应在全省集中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问题,强化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摸清我省有哪些核心技术容易被“卡脖子”,并针对性组织科技人员着力攻关重大基础理论和现实问题。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做实高质量发展战略基点


  过去,中国奇迹是通过发展外向型经济路子,建立在国际经济大循环基点之上。国际经济大循环理论主要是一种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对外开放观。与过去我国经济主要矛盾长期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相适应,这种对外开放观要求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2020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立足于谋划“十四五”规划布局,面向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求,提出构建“双循环”重大战略构想。该战略要求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我国经济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双循环新理论是一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应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需要,构建开放新格局的对内对外全面开放观。与经济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相适应,这种全面开放观要求生产能够满足美好生活的需要。


  为做实新发展格局战略基点,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围绕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扩大高质量有效供给和主动对接国外市场参与全球治理等方面,强调江苏重点做好三件大事:第一,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第二,加快建设制造强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第三,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推进农业现代化,更好实现高质量发展


  实现农业现代化既是解决中国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也是夯实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一方面,我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主要矛盾在农村: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发展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这种不平衡不充分已成为中国城乡经济循环的堵点,不仅制约着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的释放,也影响了双循环的健康可持续运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立足新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抓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新安全格局,充分发挥新安全格局的保障作用。而农业关乎饭碗,推进农业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纵观世界现代化国家,也没有一个真正的现代化强国,是靠别人吃饭的。


  为推进农业强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围绕农田建设、农民致富、农村和美和农业发展等,指示江苏要做好四方面工作:第一,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第二,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第三,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第四,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  


  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打造高品质生活基础性工程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使命所在,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就群众自治、矛盾处理、群众急难愁盼和疫情防控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事项,叮嘱江苏要做好四方面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抓实抓细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


  (作者为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版权声明: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本研究院所有内容或观点的,应注明来源,对于不遵守本声明和其他侵权违法行为,本院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最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