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群罗:调整我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在新疆建设国家经济枢纽区

发布时间:2025-02-11 文章来源:长江产业发展研究院作者:任群罗


编者按:1月11日,第六届长江产业发展研究院智库学术年会在南京举行,会议邀请政产学研各界专家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与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进行深入研讨交流,形成部分创新成果和观点,现将部分成果摘编,本期刊发的是任群罗教授的《调整我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在新疆建设国家经济枢纽区》。


我的发言内容分五个部分:


一、空间结构相对均衡是新发展格局需要考虑的重大问题


我国人口与经济发展存在空间结构的严重失衡。根据2023年6月《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报告》,胡焕庸线以东地区(东南半壁,我国东部),土地占全国42.9%,承载高达全国93.7%的人口。胡焕庸线以西地区(西北半壁,我国西部),土地占全国的57.1%,仅承载了全国6.3%的人口。西北半壁的北部,即我国的西北干旱区,主要包括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4省区,人口密度仅相当于全国的16.91%,相当于东南半壁的8.23%。


我国空间结构失衡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一方面,我国人口与经济过度拥挤于东部,资源环境压力过大,土地、水、空气污染治理难度很大,房价畸高,年轻人经济和心理压力过大,不婚不育现象普遍存在,不利于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西部丰富的国土资源闲置浪费,不能很好地为中国人民谋福利,不能充分地为国家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重要创始人和原主要领导张仲瀚曾经感言:江山空半壁,何忍国土荒。


二、美国西部开发的镜鉴


美国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两次西部大开发浪潮,第一次西部大开发始于18世纪末,高潮出现在19世纪中后期,主要表现为土地投机、开垦、修建西部铁路,西部矿产开采和西部新兴城市的出现。第二次西部大开发是在二次大战后全面启动,高潮出现在20世纪60-70年代,这次大开发触发了美国历史上另一次人口迁移浪潮,反过来又促进了西部的开发。


美国政治上重视空间均衡。西进运动伊始,针对西部空旷的现实,美国国会议员加勒廷大声疾呼:国家幸福的根源,国土面积与人口数量的比例适当是重要因素。


美国西进运动成功推进的主要因素,首要原因是人民富有开拓精神。另外,政府通过法律、财政金融支持等多种有效举措推进西进运动。通过市场和政府两手发力,西部农业、畜牧业、采矿业、制造业发展迅猛,形成新的制造业中心和城市。


美国西部开发的具体举措有几点需要专门提到:第一,重视建设水利枢纽和调水工程,解决发展用水问题。第二,鼓励工业中心西移,在西部形成制造业新的基地。第三,以增长极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第四,重视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科技发展。


经过长期努力,在20世纪的100年间,美国的人口和经济空间布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美国本土西部11州,人口全国占比几乎每隔30年提高5个百分点,1900年为5.4%,1930年为9.7%,1960年为15.2%,1990年为20.6%,2020年进一步提高到23.1%,人口密度已经相当于美国本土的60%以上,与全国相差不大。经济总量全国占比,1900年约为8%,1930年上升到约11%,1960年到16%,1990年上升到21.8%,2020年进一步提高到25.3%,人均生产总值高出全国6.5%。


三、将调整空间结构失衡列入我国新发展格局内容,将在新疆等西北干旱区建设国家经济枢纽区上升为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


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国的人口和经济空间格局变化不大。2000-2023年,西北干旱区所在的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4省区,人口占比从5.79%上升至5.82%;生产总值占比从4.33%上升至4.87%;人均生产总值从相当于全国的74.86%上升到83.74%。这里建议将调整空间结构失衡列入我国新发展格局内容,将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明确为胡焕庸线以西地区,将在新疆等西北干旱区建设国家经济枢纽区上升为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


 四、调整我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的主要举措


第一,建设重大引调水工程,增加西北干旱区的资源。除了重视开发地表水资源及其与地表水关系密切的浅层地下水外,也应该进一步研究,积极开发利用河海大学陈建生教授研究发现的深循环地下水。


第二,鼓励人口迁移,在资源环境匹配的基础上,实现人口空间布局的相对均衡。


第三,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实现人口空间布局的相对均衡,关键是在新疆等西北干旱区创造具有较高收入的就业机会。这需要规划、引进和发展有竞争力的产业链,集中力量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2022年9月9日,新疆自治区党委十届五次全会提出发展“八大产业集群”,2024年12月5日,新疆自治区党委常委会提出建设“十大产业集群”,对原有产业集群设想做出优化完善。


第四,规划设计建设多个宜居的大中城市和一批生态田园小城市,增强人口的吸引力。民国时期新疆首任有作为的领导人杨增新曾经说过,新疆乱世是绝地,治世是桃园。我们应该将新疆建设为全国人民的“桃园”,成为人民生活的乐土。


 五、将新疆建设成为“国家经济枢纽区”的意义


将新疆建设成为国家经济枢纽区具有重大意义,将极大提高国土利用空间和效率,为国家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基础。包括扩大国家发展空间,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发挥强大的生产能力,提高国家经济增长率;保障新疆与全国一道实现现代化,维护新疆的长治久安;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扩展我国的战略腹地等。    


任群罗 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版权声明: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本研究院所有内容或观点的,应注明来源,对于不遵守本声明和其他侵权违法行为,本院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最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