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南京建设成为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

发布时间:2021-12-15 文章来源: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作者: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

韩立明书记在南京市第十五次党代会上提出,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组织专家学者就这一问题展开了研讨。



以下为文字版,顺序有差异


徐鸣 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1在城市管理上增强包容性,给流动摊贩、快递人员等的一般性违规行为以教育为主,防止激化社会矛盾。2老旧小区的改造不应以出新为主,而要以功能性改造为主,加装电梯、增添健身器材、开辟活动场所等,增强老旧小区居民的获得感。3南京应该建立封闭水域的江豚人工养殖基地,促使镇扬河段江心洲北汊早日通航,提升尹公洲水道安全,确保3万吨集装箱船直达南京港。长江17.5米航道工程,花了几十个亿,就因江豚保护区设在江心洲北汊,一直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益。

 

邵军 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六朝烟火气,有文化,有市井,有人气

 

高春亮 南京财经大学

 

以人力资本全生命周期为中心重塑现代服务业产业链,塑造高端人才争相涌入、创新热情充分激发、创新驱动走在全国前列的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姜丕军 北京中天嘉华金融集团

 

加强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增长。强调就业民生便捷三要素,打造一个有热度有温度有气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有热度:加大政策抢人。有温度:政府服务好。有气度:城市有包容性。

 

徐延安 经社论坛

 

建议市政府和各职能部门实行每周定期民生问题回应制度,每周集中回应市民关注和急需解决的各种切身利益问题

 

单豪杰 中投证券

 

最关键的还是让年轻人在南京能比较轻松买起房子,安家立业。南京房价收入比严重失调

 

杨平宇 温州商学院

 

提高所有服务市民的窗口单位办事效率,改进服务态度。

 

杜运苏 南京财经大学

 

南京的产业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夯实,无论是先进制造业还是现代服务业,南京都缺乏全球价值链链主,没有一定数量实力雄厚的本土企业,发展空间受限

 

宋瑜 西交利物浦大学

 

打造亲民为民、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

 

陈志斌 东南大学

 

让南京的还处于懵懂中初中毕业生都能上高中都给他们懂事后崛起的机会,让南京的中小学教师担负起学生全面发展的责任,让南京的父母从中小学教师的保姆中解放出来,让南京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人口、人才成长的典范城市。

 

黄志军 江苏农行

 

优化在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的供给,强化高级人力资本的虹吸和储备。以长江一桥和三桥之间沿岸为走廊,成立一江两岸管委会沿岸三公里内,强化整体布局,打造金融、互联网等总部经济,建设沿江观光带、舒适聚居区,打造新的城市名片。优化城市环线交通布局,设置三个环线,拉开城市格局。

 

张建华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建议南京市的四大班子成员,每人每年做3次义工上下班乘几次公交车

 

唐德淼 无锡环研中心

 

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化,职业教育社会适应化,高等教育创新引领化,打造服务学习型政府、终生学习型社会。

 

刘剑 公司高管


建议南京向全体市民征求哪些是市民不满意的地方,梳理公布出来后,按时间表去改进完善。

 

王思彤 江苏省统计局

 

人民满意,要以相应的民意调查结果来体现。建议南京市研究确定相应的调查方案,委托权威民调机构定期开展调查。

 

马春阳 北京国都期货有限公司

 

打造创新经济,出台便民措施,提升生育意愿,强化服务意识。用好南京高校资源,吸引年轻人,打造科技金融产业人文特色城市。

 

姜彩楼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加强南京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打造科学之城,服务之城,南京也应该提出自己的logo

 

孙华平 江苏大学

 

世界创新策源地,中国江南文化中心。

 

踪家峰 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

 

(1)建设南京第二机场,统筹宁镇发展机场选址宁镇扬三角的交界处,如句容附近。随着第二机场建设,南京市政府东迁机场附近。2学习虹桥机场,建设高铁南京东站,与南京第二机场集成为苏南最大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统领宁镇扬高质量发展。3以港兴市,港主要应该是综合性高铁枢纽和空港系统集成,第二机场和东站就有这种功能,再加上长江港口,那么就是三港融汇,不飞起来都难。4建议夫子庙附近的中国科举博物馆,增加明清各位状元和进士的简介。


张远鹏 江苏省社科院

 

协调军地关系,打通城区断头路,解决多年交通难题。

 

施康 香港中文大学

 

南京要放下架子,主动向苏州学习,与苏南融成一体,做长三角一体化的典范

 

丁可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亚洲经济研究所

 

台积电是全世界都在争夺的高科技产业链上的明珠,一定要扶持好培育好利用好台积电南京工厂,打造出国际领先的半导体产业集群

 

郑登元 南京审计大学

 

1建立市民信箱,市民专线,市民时间。可以约面对面帮市民解决需求。2规划相关部门调查注意生活困难的家庭或边缘民众。至少协助安置基本的吃与住的问题。3注意大楼的消防安全检查,高楼消防安全如果出了问题,影响巨大。4雨季及来临之前,定期疏通下水道。5关注改善弱势人群的出行,到公共部门办事的方便性

 

王修志 广西师范大学

 

建设法治南京。其一,南京的几次司法判例对国人的价值观冲击太大,需要重塑南京的法治形象;其二,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法治是坚实的制度基础。

 

孙武军 南京大学

 

人民满意,更多的要看普通老百姓和新南京市民的态度:(1)城市语言是第一名片,南京市民的市骂要尽快消除,这与文明背道而驰;(2)城市道路交通是第二名片,尽快扭转南京市是个大工地的局面;(3)老百姓的口碑是第三名片,要尽快扭转南京市在反腐败斗争中的负面形象

 

高传胜 南京大学

 

根据人的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需求,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调动各方面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提供多层次多样化托幼服务、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就业服务、养老服务,并在切实增加土地供给的同时,有效增加保障房和商品房供给。

 

盛文军 人行杭州

 

把南京打造成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典范城市,要紧紧抓住2条主线:创新创业创造,数字科技金融。

 

崔卫东 蓝鲸咨询

 

南京建设主城全球地标度、新城国际标识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

 

郭玉高 江苏省外轮供应有限公司

 

南京应从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来考虑:1建设更加便利的交通通道,幅射周边区域;(2打造好长江港口码头新发展思路,以港兴市来提升城市品牌,目标是建设南京外滩;(3打造一批集餐饮、休闲、购物等贴近普通民众的样版,如以前湖南路步行街。

 

沈凯玲 洲国立大学

 

能不能趁着教培行业调整,多拉一些这个行业的年轻人来南京,这些人的教育水平都是不错的,为南京基础教育多一些后备资源

 

汤凯 意昂船舶设备

 

长江、高速、高铁、机场将沪宁紧密相连,南京应该进一步在经济策略、民生建设等方面与上海高通互联,共同做好长江经济带的龙头

 

孙志高 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

 

加快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充分论证研发方向,优选高水平研发团队,建构一技术一平台一方案一服务一保障的新型科技创新组织方式,力争加快实现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高端创新载体建设的突破。

 

杨东涛 南京大学

 

清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古典城市清爽政府亲民为民、高效廉洁;基层干部无三事口头禅(什么事?多大事?关我什么事?);居民无脱口就出的老南京脏骂

 

何雨 江苏省社科院

 

建议将危房改造中的原址原面积原高度规定归并为原址原容积,在保证标准化高度的情况下,适度放开部分危房以高度换面积进行翻建。未来几年,城市更新是重要工作。南京危房体量不小,现在放开翻建,但由于建筑年代久远,与现在的建筑规范差异比较大,通常面积较小,但层高较高。在保证总容积不变的情况下,以高度换面积,有利于健全住房功能,提高居住舒适度,调动居民翻建积极性,促进城市更新。

 

蒋青云 复旦大学

 

用历史照亮未来靠创新推动发展以文化谋求幸福产业上,成为智能制造中心;教育上,成为智力创新中心;民生上,成为智慧生活中心。

 

陈峥嵘 申万宏源

 

构建人民群众对城市满意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持续优化相关评价指标,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调查等方式定期对群众满意度进行调研分析和评估,以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李平华 南京财经大学

 

希望促进社区发展的政策进一步细化、到位。社区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单元,也是城市管理现代化和居民生活幸福感体现的基层单位。推行时间银行、银发餐厅、志愿者体系与社区养老结合,完善社区托幼机构,提升社区公共设施和菜市场等的便捷化和现代化,等等。社区建设的深入,可以烘托出南京温度打造出更宜居、更人本的南京。

 

王昊 苏州银行

 

1现在老人在家做饭、吃饭是个大问题,建议南京的新建小区,都要规划配建老年人食堂。在老旧小区,落实街道工作责任,要想办法规划、解决在家老年人的吃饭问题。这方面,上海已走在前列,值得南京学习。2房龄1520年及以上的小高层、高层住房,电梯故障频发已成为影响居民日常生活、安全出行的重要因素。建议南京政府加强对电梯安全的监督管理,需要整体换新的要牵头推进更换。

 

王辉龙 南京市委党校

 

南京市十五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要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实现重大突破。世界级产业集群一般具备四个特征:产业规模足够大;有世界级核心企业;围绕核心企业形成企业群网络;拥有世界级的核心技术和持续创新能力。单靠南京一市很难形成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议南京针对以上特征,选准产业(比如集成电路、智能电网等),依托南京都市圈的生产腹地,借助长三角的创新资源,纵向链接、横向联合,合力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

 

白明 商务部研究院

 

古往今来的留痕地

内外循环的交汇点

科教兴邦的动力源

民生幸福的安乐窝

绿色发展的新天地

改革开放的样板间

 

王显东 江苏省发改委

 

典范可以理解为典型和示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典范的奋斗征程中,更要注意一步步解决短板弱项,久久为功。

 

陈东 安徽工业大学

 

1政府应探索鼓励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出台相关政策体系,整合上下游创新资源,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组建创新联合体,得政府牵头,比如机器人行业的亿嘉和,硅基智能等领军企业联合起来带动小企业发展,但同行之间又担心商业密码,所以做起来也很难,政府需要协调保护。2科技创新奖励政策应多向中小微特别是小微企业、初创型企业倾斜,目前政策奖励大企业多。3重点引导支持打造一区一特色产业。比如雨花软件产业,江北生物医药,江宁智能制造,建邺金融城等

 

缪锦春 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进一步解放城市建设思路,鼓励各类社会群体以城市主角身份参与城市现代化规划。在经济建设上,以改革创新驱动发展;在城市治理上,以法治体系保障公平;在文化塑造上,以包容开明突显和谐;在福利分配上,以调节实现共同富裕。特别是要完善人才引流机制和氛围,并让所有年轻人均有公平向上流动的机会,以此,创造社会价值与总体财富,让南京这座六朝古都充满活力、生机勃勃。

 

伏玉林 华东理工大学

 

充分利用南京科创资源比较集中的禀赋优势,围绕南京“十四五”规划提出的重点建设“软件和信息服务、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八大产业”的要求,引进外部资源特别是中国上市公司百强的创新资源,深化央地合作,布局重点产业的产业链链主落地南京,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区域创新高地,带动以南京为重要节点的区域经济大发展和一体化建设。关键是导入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南京,争取1年见成效、3年内大变样。

 

王天灵 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参赞

参照国际大都会实践,推进青年友好型城市南京、儿童友好型城市南京、老年友好型城市南京、健身友好型城市南京、创新创业者友好型城市南京、人文和阅读城市南京建设,全面提升南京城市品质,建立南京在国内外的口碑,提高本地居民幸福感,进而增加南京在投资、创新和集聚各类人才定居上的吸引力。

版权声明: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本研究院所有内容或观点的,应注明来源,对于不遵守本声明和其他侵权违法行为,本院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最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