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江苏历代贤吏为官之道》的认真学习,我认为本书的出版,有三大意义。
第一,本书是中国特色反腐道路的重要拓展。腐败起源于人性中的贪欲,反腐法规与制度的作用在于扼制贪欲的膨胀与扩张,将它限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制度反腐是让人不能腐、不敢腐,但法规和规章制定得再严密,也不可能把一名官员所不应该做的事一件不漏地描述并规定下来。制度是表,文化是本。文化防腐,不仅具有遏制腐败的功能,而且最终能够达到让人不想腐、不愿腐的效果,它构成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创新维度。《江苏历代贤吏为官之道》正是从为官文化的角度,对江苏历代贤吏的立德立功立言之道进行深入的分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见贤思齐,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这是对中国特色反腐道路的一种重要的拓展。
第二,本书是新时代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探索。对中国而言,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进行的市场化改革,以及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多元异质文化及其相应价值理念主张的出现,某种程度上出现了一定的文化任性和失度,身处文明时代转折点上的当代文化研究,应该建构一种问题导向型文化研究的范式。《江苏历代贤吏为官之道》,围绕德才兼备、廉明能干的为官之道进行文化建构,是一种创新性探索,必将推进主题文化研究的繁荣。真正的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人在其生活空间中的整体性养成。《江苏历代贤吏为官之道》不是仅仅从为官之行研究贤吏文化,而是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以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的人生脉络为主线,从家世背景、从学情形、社会历练、嘉言懿行,领略先贤人生各个阶段的节概操守,体悟其成长经验,汲取其立德立功立言之道。这是对文化整体性的遵循。
第三,本书彰显江苏官员优秀为官之道的传承和弘扬。根据本书记载,早在明朝洪武二十六年(1393),当时的江苏,土地仅占全国的7.11%,但所交税粮占全国的20.59%。2020年的江苏,土地占全国的1.12%,经济总量(GDP)占全国的10.11%(数据来自:中国经济社会大数据研究平台)。这充分说明,江苏当代领导传承弘扬了历代贤吏立世有信念、心中有定见、行事有原则的优秀为官之道,历代贤吏和当代领导共同创造了江苏各项事业走在前列的辉煌成就。
本文是范从来教授参加《江苏历代贤吏为官之道》座谈会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