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海陆大通道以大连港、营口港、锦州港等沿海枢纽港口为海向支点,以沈阳、长春、哈尔滨等经济中心城市为内陆口岸枢纽和货物集结中枢,纵贯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三省一区”,向东辐射日韩、向南辐射东盟及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向西连接俄罗斯、欧盟及中亚国家。加快推动东北海陆大通道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发展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东北振兴国家战略的重要实践,是东北地区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突破的重要载体,将为促进东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开辟广阔空间。
一、加快推进东北海陆大通道建设的重要意义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在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关乎国家发展大局。加快建设交通便捷、物流高效、贸易便利、产业繁荣、机制科学的东北海陆大通道,实现“海、陆、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以大通道建设促进大流通、培育大市场、畅通大循环,对于推动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实现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是有利于推进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东北海陆大通道以口岸及其场站设施为连接枢纽,以运输线路网络为运行支持,满足国际间贸易与人员交往运输需求,可保证重要物资和资源的长期稳定供给,具有互利性、多元性、差异性等性质。建设东北海陆大通道,有利于强化东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既有通道能力,促进东北三省一区产业合理布局和转型升级,带动东北成为对外开放的新前沿,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之中展现更大担当与作为。
二是有利于推进东北地区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东北海陆大通道是依托港口资源和腹地运输资源优势,以海铁联运为主要方式所构建的复合型物流网络体系。建设东北海陆大通道,有利于东北地区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形成低成本高效率、国内国际双向辐射的物流环境,促进国内外要素通过东北海陆大通道高效自由流动,带动沿线产业园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创新发展和规模扩张,推进东北地区沿线城市深度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三是有利于推进东北地区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东北海陆大通道以港口为枢纽,沿边向海通陆辐射优势明显,既是紧密连接日韩经济圈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也是东北便捷通往欧洲的中蒙俄经济走廊新通道。建设东北海陆大通道,有利于促进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打通由日韩、东南亚向欧洲伸展的新通道,将其建成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的连接点,构筑东北亚对外开放新前沿的经济大动脉,成为我国联通欧亚大陆桥的重要枢纽。
二、加快推进东北海陆大通道建设的现实基础
东北三省一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优势区和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压舱石”作用;同时,东北三省一区也大都是制造业大省,在智能制造、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大型成套机组、汽车制造等领域拥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近年来,东北海陆大通道在国际运输通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汽车配件、粮食加工品、化工制品等大量货物通过海运发往欧洲和东南亚,物流、商流、资金流正加速向集结中心集聚,初步形成了“通道经济”产业生态圈的雏形。沿海港口海铁联运量连续6年突破百万标箱,2022年达到141万标箱,占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2%,位居全国第一。
2023年3月,辽宁与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签订了《“三省一区”综合交通运输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建设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推进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发展、构建高效货运服务系统、推进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提升旅客出行服务品质、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一体化发展、强化重点物资运输保通保畅等7个重点领域全面加强合作。随后,东北“三省一区”多式联运企业联盟正式成立,目前发展势头良好。为进一步加快东北海陆大通道建设,东北三省一区正着力推进现有通道基础的“硬联通”,以干线铁路为核心载体,连接营口港、锦州港等沿海枢纽港口和陆路边境口岸,通过公路、铁路、海运、航空等多种物流组织方式的高效联动,构建联通全球的互联互通网络;同时,加快推进规则标准的“软联通”,完善集疏运体系,优化运营组织,创新物流模式,强化与日韩、欧洲的经贸合作,从产业、经贸、规则、管理、标准等方面实现全方位的开放与合作。
三、加快推进东北海陆大通道建设的政策建议
东北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开放门户,沿边向海通陆辐射优势明显,东北海陆大通道是日韩、东南亚经辽宁从陆路进入欧洲最便捷的走廊,是东北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的重要载体。目前,东北海陆大通道运行效率逐步提升、服务水平不断增强、供应链产业链维护稳定,正在推进由“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的转变。同时,由于大通道仍处于建设前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急需国家重视并加大对通道建设的支持力度,充分释放东北全面振兴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
一是将东北海陆大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借鉴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经验,做好东北海陆大通道顶层设计,在国家层面出台《东北海陆大通道总体规划》,明确通道建设的总体要求、战略地位和发展目标,构建完善以主通道、重要枢纽、核心覆盖区、辐射延展带为主框架的空间布局,确定运输通道和物流设施建设、提升物流发展质量效率、深化国际经贸合作等主要任务,使东北海陆大通道成为交通、物流、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更好引领东北地区高水平高层次开放,支撑和带动东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着力提升通道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快推动东北三省一区的港口码头、铁路场站、公路场站等智能化升级改造,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智慧化水平,持续完善以海港、空港为龙头,高快速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干线铁路、普通公路、客货枢纽为补充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格局。巩固提升“辽满欧”“长满欧”“辽蒙欧”“长珲欧”等综合运输通道成果,着力加强辽宁至满洲里、绥芬河等口岸运能运力,加大开发辽宁至二连浩特、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口岸组织能力,共建大容量、低成本、高效率的大宗货物、集装箱物流骨干网络。统筹规划布局沿海地区干支交通网络,加快推进大通道走廊内高速公路、普通干线公路建设,为沿线货物集聚提供快速便捷集疏运服务。统筹交通枢纽与各类园区的空间布局,加强直达港区、重点园区、大型企业的铁路专用线建设,大力支持疏港铁路、疏港高速建设,打通进出港运输“最后一公里”,提高联运的便捷性、安全性。
三是着力提升大通道运输能力和效率。加强港口分工协作和枢纽能力,推动沈阳、大连、营口、锦州等港口城市建立中欧班列海铁联运协同机制,促进通道班列与港口航线网络、班轮时刻、舱位等进行对接,打造东北海陆大通道班列运输品牌,深化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港口间合作。加强多式联运体系建设,推行公铁、海铁、公铁海等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推动多式联运标准规范制定和新型载运单元开发,大幅提升多式联运效率。加密内贸南北直航航线,优化支线中转平台,完善干支中转模式。积极开辟连接俄罗斯、蒙古、韩国、日本等东北亚国家通道,开辟通达RCEP国家航线,培育欧美、中东、俄罗斯等远洋航线。
四是着力提升通道经贸发展水平。加强通道与产业的融合发展,联动沿线产业园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开放平台,打造现代化、规模化产业集群,形成通道经济、枢纽经济、临港经济、班列经济。依托综合保税区、自贸区,推动建设跨境电商公共仓储、退(换)货中心等智能集散中心,打造高品质陆港经济区。依托沿线城市物流枢纽,推进资源要素聚集,拓展交易结算、数据信息、商务服务、贸易会展等服务业态,吸引现代商贸、国际贸易、跨境电商、高端制造等产业集聚发展,构建创新要素聚集基地。打造一批枢纽型物流园区,支持在通道沿线枢纽节点建设陆港型、港口型、临空经济型物流基地及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产业园区,建设一批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及末端冷链物流设施。
五是着力提升通道对外开放水平。持续完善跨国跨区域交流合作机制,建设国际合作综合服务平台,协同推动中蒙铁路、中俄铁路等国际铁路跨境合作,提升通道运行服务水平。加强通道沿线省份与俄罗斯、欧盟、RCEP等国家的经贸合作,推动国际合作产业园区建设,支持俄罗斯别雷拉斯特、白俄罗斯中白商贸物流园等海外物流基地建设,拓展港口海外仓功能。充分利用通道促进双向投资,强化跨境产业链合作,提升对外直接投资和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定期举行东北海陆大通道境内外推介会、中欧班列高峰论坛等,开展与通道相关的物流、金融、通关、信息互联等专题论坛和研讨会。深化与沿线国家海关沟通协作,加强检验检疫国际合作,加强与班列口岸节点合作。
六是着力推动通关便利化和信息互换。加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实现一点接入、共享共用、免费申报。建立口岸进口商品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探索完善大宗商品“先验放后检测”检验监管模式。加强检验检疫国际合作,加强与班列口岸节点合作,打造智慧通道。强化国际通关合作,推动海关“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国际合作,争取纳入中欧安全智能贸易航线试点范围,促进信息互换、监管互认和执法互助。加强国际运输规则衔接,强化与俄罗斯、欧盟、RECP国家在国际道路运输、国际铁路联运、国际班轮航线、国际航空航线等方面的相互对接,推进铁路等跨境运输标准与规范的协调,推动国际货物“一站式”运输。
褚敏 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东北财经大学辽宁自贸区研究院副教授;踪家峰 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