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振宇、徐 宁:长三角“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新进展——江苏整体推进社保卡文旅“一卡通”的挑战与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经验

发布时间:2023-09-06来源: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作者:徐振宇、徐宁


内容摘要:

为提交“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答卷,从2021年开始,江苏省按照“率先构建社保卡文旅‘一卡通’江苏模式”要求,积极谋划,克服工程量大、数据技术复杂、预算紧张和涉及面广等困难,做足服务的加法、流程的减法和创新的乘法,多部门协同联动,组织机构、行业标准与工程机制先行,在全省整体推进社会保障卡文旅“一卡通”,推动全省所有A级以上景区和文化场馆闸机与票务系统改造,实现社保卡、电子社保卡、身份证等六卡码合一,实现了社保卡在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一卡通行”,率先在江苏全省实现“同城待遇”,在助推长三角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上述经验,对进一步在长三角地区整体推进社会保障卡文旅“一卡通”并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有借鉴价值,对加快数字经济发展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也有参考意义。


2020年8月20日,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提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要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率先实现‘同城待遇’。” 为贯彻落实上述精神,2021年11月,江苏省文旅厅与人社厅密切合作,在长三角地区率先在全省范围统筹探索建立以社保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聚焦“一卡通行”和“同城待遇”,推动全省所有A级以上景区和文化场馆闸机与票务系统改造,实现社保卡、电子社保卡、身份证、健康码、苏服码等六卡码合一,实现社保卡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的“一卡通行”。在此基础上,江苏省文旅厅以社保一卡通为载体,联合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邮政、江苏水韵文化旅游运营有限公司及10余家银行,面向全国尤其是长三角居民,推出“水韵江苏”数字旅游卡,在用户群体、文旅生态、入境旅游市场等方面全面拓展,不仅在江苏全省率先实现“一卡通行”和“同城待遇”,而且有效助推了长三角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一、江苏推进社会保障卡文旅“一卡通”的困境与挑战


在长三角地区或其中一个省整体推进社会保障卡文旅“一卡通”,需要全面适应文旅智慧化、标准化、一体化、便利化的发展趋势,至少完成总体规划设计、标准规范、互联互通、系统改造、文旅数据应用共享中台、文化场馆一体化预约平台开发等六大工程,同时解决入园时需多次“亮码”“核验”而造成游客积压、预约后因健康状态变化而造成无法入园、游客无法便捷精准有效获取景点相关服务以及文旅部门与行业数据难以实时对接从而影响监管能力等问题。但是,要高效率完成上述工程,解决上述问题,真正实现“一卡通行”和“同城待遇”,在统筹协调机制、预算、运维与数据技术等方面,还面临着诸多深层困境,主要表现为:


(一)因牵涉部门与主体过多,统筹协调难度大


在全省范围内整体推进社会保障卡文旅“一卡通”系列工程,是典型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涉及十三个设区市,涉及多部门、多主体和多套技术标准:一是不仅在省级层面涉及党委宣传和政府文旅、人社、民宗、园林等诸多部门,而且还涉及十三个设区市各部门;二是涉及多个社保卡发卡银行;三是涉及文投、交投等国有投资集团和234家旅游景区、105家文化场馆;四是涉及多家参与改造升级工程的数字文旅供应商(包括联创科技、飞猪、莫愁旅游、深大和新中安等);五是涉及不同闸机和票务系统厂商,其技术标准各不相同。上述事实表明,不仅部门(包括相关党委部门和政府部门)间的协调难度大,不同主体之间、政府部门与这些主体之间、不同标准之间、不同设区市之间的统筹协调难度也都不小。


(二)因工程量大且预算紧张,改造升级难度大


根据改造升级规划,工程技术团队要按“多码统一认证、数据统一归集、品牌统一标识”原则,新建或改建2000余台机具和近300套票务系统,涉及的机具及票务系统生产企业多达80余家,且多为小厂家,其采用的硬件、软件、技术规范与标准差异很大,在总体预算偏紧的背景下,很多厂家很难在预定时间内低成本、高质量完成改造升级任务。另外,改造升级系列工程本身的复杂性又进一步增加了工程量。仅以票务系统改造为例,作为文旅场所流量入口,票务系统联通智慧大脑,涉及众多部门,直接参与核销验证、数据对接、二次销售和智慧管理,需要技术团队逐家对接,精准施策,做到“一景一策,一馆一策”“送技术上门,送服务到家”,工程量显著加大。


(三)数据安全、及时、准确与全面性的技术挑战


以往文旅部门掌握的“文旅大数据”多为电信部门的信令数据,那些与文旅相关的实时数据尤其是景区数据,主要掌握在浙江深大等主流闸机厂商手中。主流闸机厂商并未与主管部门及时分享准确、全面、实时的文旅数据,也影响了文旅公共服务质量与监管治理能力。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数据采集、使用、保护、传输与处理规范,数据安全性也成为潜在的风险源。2021年江苏省公安厅对浙江某数字文旅供应商涉嫌违规搜集个人信息以及其负责维护的景区出现数据安全问题进行调查,也提示江苏在推动文旅改造升级的过程中,必须同时解决实时数据难以获取和数据安全性保障问题,从而又进一步增加了工程难度与挑战。


二、江苏整体推进社保卡文旅“一卡通”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经验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水平统筹协同推进


为全省整体推进社保卡文旅“一卡通”这项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系统工程,江苏加强了组织领导,在多个层面实现了高水平统筹协同推进。


一是长三角三省一市统筹协同推进。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讲话后不到一个月,长三角三省一市主要负责同志专题会议就明确,由浙江省人社厅、大数据局牵头,会同上海、江苏、安徽有关部门推进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落地。2022年9月下旬,三省一市人大常委会同步审议通过《推进长三角区域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规定》,在长三角区域内,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率先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领域实现一卡多用、跨省通用。


二是纵向联动实现各级文旅部门协同推进。江苏省和设区市两级都成立社保卡文旅“一卡通”工作专班,建立工作机制,并将社保卡文旅“一卡通”推进情况纳入全域旅游示范区、智慧景区度假区、智慧文旅示范项目等创建工作的评估内容。按照“省级统筹、顶层设计、分级负责、条线推进”的工作思路,文旅厅相关业务处室和厅直单位分解目标、落实责任,督促文旅场所、旅游景区按时完成“一卡通”工程建设;各级文旅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协调各技术团队开展工作,实行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细化到点,责任到人。


三是横向互动实现各部门各主体协同推进。各级文旅部门与人社等相关部门定期会商,密切配合。文旅厅科教处保持与人社厅密切联系,并深入基层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难点、堵点。最近半年内,文旅厅科教处除每周例行调度会外,会同人社部门组织各级部门、合作企业、银行,召开的布置工作、沟通、谈判、协调会议超过70场,参与签订61式732份的六方合同(包括采购单位即江苏省文旅厅、供应商即改造工程中标方、战略合作单位即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采购人配合单位即各设区市文旅局、筹资单位即各设区市人社局、出资单位即社保卡开户银行)。


(二)做足服务的加法,做透流程的减法


一是做足服务效能上的加法。社保卡承载众多功能,涵盖多项民生服务,在文旅领域,它可以刷开文旅场所“入户门”,打开应用“新场景”。江苏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服务效能为目标,以“一卡通”工程为引领,以系统思维探索构建数字化时代文旅公共服务新模式,集成更多让老百姓“看得懂、会操作、办的顺、功能多”的“一卡通”文化服务产品与旅游消费产品。 


二是做足操作流程上的减法。近年来,各地在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基础上,还要增加苏康码、行程码等多道核验流程,程序繁琐且容易造成入口拥堵。为核验流程减负,为疫情防控赋能,客观上要求实现社保卡、身份证、入园码、健康码等多码合一认证,通过“多码合一”,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三)做足创新的乘法,全面实现机制先行


一是政产学研协同研制,标准先行的机制创新。江苏省文旅厅牵头,联合南京联创、阿里等省内外龙头企业,共同研制《江苏省文化场馆和旅游景区身份核验系统“一卡通”技术规范》,规定文化场馆和旅游景区身份核验系统为实现“一卡通”所需满足的系统应用、数据交互、数据接口协议、系统安全、引导标识等相关要求,用以指导全省文旅场所身份核验系统开展升级改造。上述标准的出台,从技术层面实现了文旅场馆多码合一、文旅数据互联共享、核验系统规则统一,让跨省通在技术上成为可能,也使得江苏成为首个统一文化场馆和旅游景区身份核验技术标准的省域。根据上述技术规范升级改造的系统,基于旅游景点身份核验系统进行全流程、全方位的安全风险评估,对景区闸机设备、身份核验平台、票务等系统,进行针对性防护与安全加固整改,实现了数据在传输和交互过程中心的安全性,能更好地保护用户隐私。江苏还启动《文旅场所电子票务系统技术标准》编制,用于全面指导文旅场所电子票务系统建设,健全社保卡文旅“一卡通”标准化体系。


二是规范建设流程,工程管理机制先行。引入项目监理制,按“先易后难、先大后小”原则,建立清单式监督推进机制,倒排工期,合理安排进度。技术团队配合监理单位,规范工程施工、档案管理和资金使用,推动工程管理高效运行,确保工程建设合法合规。组织中标单位派员驻场,实现管理项目台账电子化,对全省工程技术团队统筹调度,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会商解决。强化调度机制,建立与省人社厅、各设区市文旅局、各施工单位和标准制定单位等方面的调度机制,实行任务清单张榜上墙,每周统计通报工程进度。


三是国资控股与民营企业参与,市场化运营机制先行。以社会保障卡文旅“一卡通”为重要载体,江苏率先打造文旅融合的数字化旅游卡产品——“水韵江苏”旅游卡,助力文旅同城待遇和文旅高水平融合、高质量发展。为提升“水韵江苏”旅游卡的运营效率,江苏省文旅厅将“水韵江苏”品牌授权给国资控股、民营企业参股的江苏水韵文化旅游运营有限公司,负责运营数字旅游卡业务。该公司采取市场化运营机制,以旅游卡为主打产品,在传统旅游卡的基础上加入更多文旅体验和消费项目,针对不同人群及需求细分市场,设计多种旅游卡;对接全省文化场馆和旅游景区及周边资源,实现在线个性化定制,并导入相应城市公交、商业、停车等公共资源数据,并在产品中加入美食、文创商品、交通出行、文化体验等权益,并向社保卡加载。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立体式营销矩阵,扩大“苏心游”线上线下用户群体和流量。主动融入长三角其他省市文旅场所和活动,并拓展旅游卡在西藏、新疆、青海、辽宁、山东、广西等省(自治区)的使用场景,推动文旅公共服务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共享。

版权声明:上海钧智律师事务所为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提供法律服务。需要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本研究院所有内容或观点的,应注明“来源: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对于不遵守本声明和其他侵权违法行为,本院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