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表述大力鼓励以网力、算力为典型代表的产业进行科技创新,给出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和政策路径。同时,会议直接明确地指出了2024年以后,具体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从产业发展的实践和时间逻辑上看,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之间存在一定的接续性与继起性,其中,传统产业是当前的支柱产业,是国民经济中创造效益的“现金牛”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往往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未来将成为经济体系中的支柱产业;未来产业则代表了将来重大科技创新和重大产业创新的新方向。江苏要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要紧抓未来产业的发展机遇,也要利用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等第四次技术革命的成功,大力改造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一方面可以及时地、战略性地部署未来产业的资源,加强未来产业的基础研究和工程化实验投入;另一方面,可以在改造传统产业和壮大新兴产业中,提升现有产业的发展效益,以便用更多资源、更大力度地支持未来产业发展,增强江苏未来产业的竞争力。同时,还可以在经济体系中自动产生对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相关产业的市场需求。因此,江苏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也应落实这三大任务:改造焕新传统产业、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培育未来产业。
“智改数转”焕新传统产业
江苏面对传统产业,要启动传统产业的焕新工程。目前,江苏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为49.8%、41.3%,制造业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很艰巨。近年来,江苏十分注重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用产业链、产业集群方式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2022年3月,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第8批数字化制造和全球化工业4.0的示范“灯塔工厂”103家,其中中国“灯塔工厂”增至37家,江苏省8家,排名全国第一。这些“灯塔工厂”背后,集结了大量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但江苏传统产业实施“智改数转”仍普遍面临三个主要问题:
一是许多企业上了许多系统,但系统间的集成性差,导致企业全局优化的需求和碎片化供给之间产生矛盾。具体表现为企业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初期阶段,各个职能部门各自搞了许多信息系统,却鲜见信息系统间的连接与集成,最终成为信息孤岛。
二是中小企业“智改数转的五不敢”:中小企业缺专业人才“不敢转”;缺钱缺技术“不愿转”;设备制式数据标准不统一“不能转”;缺后续服务“不会转”;头部企业示范作用不强,中小企业缺抓手“不善转”。
三是“智改数转”模式亟待变革。在存在“网络效应”的情况下,要加强信息网络的链接。没有整个产业链上规模化的“智改数转”活动,就无法快速降低“智改数转”服务商的边际成本,从成本上又反向制约了“智改数转”工作本身的推进。
目前,在实践中形成了“全国两化融合看江苏,江苏工业互联网看苏州”的局面。从实践经验来看,主要是由于苏州拥有一批自动化水平高的工业企业,在高质量发展要求下,政府主动作为,企业服务中心、行业行会角色定位正确,积极开展支持,产业化资金的市场化运作,智能化改造的软硬件供应商集聚。由产业集群、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由政府、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大学、研究所和职业培训机构等支撑体系构建的高效协作体系,促进了苏州以产业链、产业集群方式来推动“智改数转”工作,政府部门打造产业生态服务圈,提高产业链、产业集群“智改数转”一体化水平。政府提供精准的政策性资金支持,促进生成数字化产业集群,形成了一条对现有的存量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形成巨大增长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之路。
发展壮大新兴产业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目前,江苏已经形成了先进制造业“1650”产业体系及分布,即16个重点产业集群,50条重点产业链。2022年,江苏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1.2%,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0.8%。
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在于“集群”。产业集群式发展是产业发展的高级形态和组织方式,可弥补技术水平、资本规模等方面的差距,有利于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生态链的有机融合,从而建立起相对稳定的产业生态体系,提高产业的安全性和竞争性。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要聚焦生物医药、智能电网、智能制造装备等产业,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不断提升江苏三大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能级,积极争取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纳入国家级集群建设工程。有序开展省级战略性新兴集群培育认定,加快形成世界级、国家级、区域级产业集群梯度培育格局。
培育具有产业链控制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江苏制造业门类齐全、产业链相对完整,但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体量普遍偏小,领军型企业偏少,部分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缺少具有知名影响力的品牌企业和引领支撑行业发展的领军企业。当前,江苏数字经济规模超5万亿元,可着力释放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增长潜能,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通信设备等数字产业优势领域,培育具有产业链控制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一种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为重要投入要素的实体经济形态,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应进一步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能级,引导新兴产业企业沿价值链按照产品附加值进行整合,推动“制造+服务”的融合,拓展企业盈利空间。发展服务型制造,引导各行业大中型制造企业协同各供应商,将成熟的智能生产体系标准化,面向全行业提供除产品供给之外的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等整体解决方案类专业化服务。
超前投入培育未来产业
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均是先导性产业,其区别主要在于产业化进程中所处的阶段不同。未来产业是重大科技创新产业化后形成的前沿产业,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在新质生产力下,江苏产业发展应凸显产业本身的未来性,以未来产业为抓手进行超前布局,推动未来产业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量。日前,江苏省政府已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培育第三代半导体、未来网络、氢能、新型储能、细胞和基因技术、合成生物、通用智能等10个成长型未来产业,谋划布局量子科技、深海深地空天、类人机器人、先进核能等一批前沿性未来产业,初步形成“10+X”未来产业体系。到2025年,成为全球未来产业创新策源地和发展高地。但培育发展未来产业面临诸多的不确定性:
一是支撑和驱动未来产业发展的颠覆性技术的发展前景具有不确定性。目前市场上尚未有公认技术标准,或存在多种技术并存的现象,在未来哪一条技术路线更有市场应用前景,需要较长时间的实践和市场检验。二是创新成果产业化能否成功具有不确定性。创新成果的产业化难题是未来产业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商业模式不顺利、政策支持不及时、市场需求不匹配都会影响重大研发成果产业化的进程。三是资本与人才供给的不确定性。未来产业大多数发展属于商业化前阶段,如何建立可持续的投入机制非常关键。同时,未来产业到底需要拥有怎样知识结构的人才,高校和科研院所并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需要产学研各界的探索。四是技术和市场之外的社会规则带来的挑战。这一问题在生物医药、信息技术领域普遍存在,这意味着在布局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时需要事前做好标准、制度和伦理上的思考和准备。
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并不意味着从零开始、白手起家,更不是完全替代,而是在宏观层面谋划好“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未来产业”之间的接续性和递进性,构建梯次发展的产业格局。江苏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重视基础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江苏应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的投入,2022年,江苏R&D经费投入强度为3.12%,尽管高于2.54%的全国水平,但仍低于北京(6.83%)、上海(4.44%)、天津(3.49%)和广东(3.42%)四省市。而其中基础研究经费158.8亿元,占R&D经费比重约4.14%,比上年提升0.19个百分点,低于6.57%的全国平均水平。培育发展未来产业,需要科技成果能够顺利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能成功跨越“创新死亡之谷”,实现产业化生产。在这一过程中,聚焦“市场可行”的概念验证与聚焦“规模实施”视角的中试熟化是这一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产业化之间搭建有效交流匹配的桥梁、促成创新成果转化,江苏应搭建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熟化平台,建立完善创新成果转化机制。
重视应用场景与需求培育。从需求侧来看,发现新的应用场景、探索新的家庭消费需求结构,才能推进未来产业技术在具体场景中的应用和有效验证。需要进一步重视前瞻性、验证性、试验性应用场景项目培育,应当建立常态化未来技术应用场景清单征集、发布、遴选机制,鼓励优势企业围绕场景拓展行业应用领域,孵化未来产业。
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前沿技术一旦跨越产业化的“达尔文海”,就有望快速成长为主导产业甚至支柱产业,这需要构建支撑未来产业的、具备包容性与韧性的创新政策与产业政策体系。可借鉴发达国家在政府采购方面的经验,为前沿技术向未来产业的转化提供早期市场,将未来产业培育从“给政策”“给项目”转变为“给机会”“给环境”,逐渐形成具备内生驱动力的、多方参与的良性机制。同时,应根据不同领域所处的发展阶段,予以差异化的政策措施。如南京未来网络小镇已创建省级特色小镇,以南京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区初显雏形,应考虑制定适当的产业政策以推动产品加快商业化转型、创建利基市场。而类脑智能、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等领域,仍处于基础研发与技术突破或小试中试的产业触发期,研发动力不足是目前面临的最大障碍,更需要创新政策的支持。
构建良好的未来产业要素支撑体系。一是设计利于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投资机制。未来产业属于“幼稚产业”,需要加大财政资金对基础研究的支持,才能促进新技术落地、新产业形成。政策引导与政府资金投入能够撬动更多企业资本和社会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发展风险和不确定性。二是探索适合未来产业的人才供给机制。加强对未来产业专业人才培养倾斜支持,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满足未来产业发展的新需求。三是重视支撑未来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5G设施、数据中心、云计算设施、智能计算中心等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争取大科学装置和全国重点实验室的落地,形成“平台+载体+实验室”的创新基础设施体系。
(作者分别系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常务院长;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