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场景创新”是促进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的一种新范式,它以新技术的创造性应用为导向、以供需联动为路径,以求实现新技术迭代升级和产业快速增长。加快形成应用场景创新政策支持体系,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的重要举措。高质量场景并不是天然呈现的,需要去挖掘、提炼和推广,可以从六个方面来推动:
系统谋划顶层设计。场景创新需要创新性配置多元化生产要素,涉及到体制机制障碍突破和区域协调。要坚持高位统筹,引导和撬动更多场景资源集聚到关键领域,谨防各地过度依靠资源进行不正当竞争,以及因部门利益而阻碍场景资源的整合。考虑到新型举国体制推进的重大核心攻关技术的重要地位,国家层面需系统性谋划场景创新模式,将场景创新纳入新质生产力发展支持体系,出台场景创新模式应用实施意见,打破条线分割,为场景创新提供制度环境保障。区域上,可在省级层面出台地方场景创新促进实施方案。部分区域,如长三角等地区,可以结合国家一体化发展战略,出台更大范围的场景创新促进方案,打造可以参与全球竞争的区域场景创新高地。
发挥链主型企业牵头作用。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形成良好的产业合作生态。最佳状态是产业内形成若干有支配地位的链主企业,为众多专精特新等配套企业开放场景,提供创新支持。当前,一些链主企业出于技术安全和市场竞争的考虑,对中小企业场景开放度不足,如在工业软件领域,龙头企业一般会选用国外知名大企业,而国产工业软件机会较少,这样就形成不了快速迭代升级的良性循环。因此,政府要从政策上支持链主型企业单独或联合其他力量成立场景创新中心,为产业链上中小企业提供场景创新服务。当然,很多链主型企业不开放场景,也存在客观困难,如工业软件链主企业担心中小企业软件稳定性不足,如果出问题会带来大批量成品报废,企业难以承担损失而放弃。为此,必须从业绩考核、风险分担等方面综合施策破解,培育链主企业场景创新开放的土壤。
推动场景创新供需对接。场景创新核心定位是抓“双找”:为技术找场景、为场景找市场。理想状态是场景机会有效匹配场景需求,或适度引领场景需求。当前,很多地区最终形成的场景清单,场景需求项均远高于机会项,有大量的技术难以找到应用场景。各地政府虽然也在积极组织场景对接活动,但由于受专业知识和机构职能所限,很难在细分领域精准对接及后续持续跟进,导致真正能落实的并不多。一些未来产业因为场景对接不畅,既难以找准技术攻关方向,也难以进行迭代升级,以及积累特殊工艺。这些均反映了场景起到引领创新发展方向的作用不足,以及资源的错配。因此,下一步,尽量以小切口、深挖掘的方式推动场景创新供需对接,重点目标是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而非扩大生产规模。
全方位支持高成长创新型企业。新质生产力很多对应的是未来产业和高成长企业,因此,政府在推进场景创新过程中,要把服务重点瞄准此类产业和企业。数字经济时代诞生了以数据驱动为主,诸如独角兽、瞪羚、驼鹿、雏鹰、哪吒等新物种企业,由于成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大、创业领域新,亟需场景创新的引领和支持。但这些企业对场景的需求不仅单体量小且领域独特,与传统的场景供给不匹配,易被忽略,且由于技术变化快,需要动态跟踪。因此,政府在场景创造过程中,要将高成长创新型企业视为“城市合伙人”,参与场景策划、对接、打磨、推介等全生命周期,对他们的技术论证、研究试验和场景示范应用给予全方位支持。
注重从存量挖掘向创造引领转换。政府在场景创新过程中,既要整合存量优质场景资源,更要加大新场景的开发创造,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目前,各地提供的场景内容总体偏传统,很多城建、民生等领域也被纳入进来,真正精准聚集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场景服务不足。因此,为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各地要在挖掘场景过程中,做到“求精求新求深”,避免把服务招商引资与服务技术和产业创新混为一谈。要注重场景的创造,整合企业、科学家、投资人等外部力量,通过洞见未来前沿科技发展趋势,共同谋划设计高价值场景,其中技术创新和应用可由企业完成,政府超前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服务平台搭建以及数据开放、要素整合等保障性工作。
建立多元包容的投融资生态。新质生产力发展,不仅需要前期的政策引导投入,更需要靠后期的耐心资本的持续跟投,在场景应用里不断进行升级优化,这样技术和产品才能走向市场化和产业化。因此,需要加快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的投融资格局。首先,发挥政府引导资金和大基金作用,直接作用于场景开发、技术开发和应用;其次,通过产业政策创新、营商环境优化,以及合理的财政补贴等手段,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到场景创新供给领域,与社会资本建立风险共担机制,提供风险补偿或设立风险基金;最后,引导推动比较成熟的科创企业尽快上市,更好地释放资本市场各类股权投资长效动能。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长江产业发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