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强链补链不代表要完全本地化 更应注重区域合作|南京新质观⑦

发布时间:2024-08-31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作者:孙晶 杭莹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夯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物质技术基础的重要举措,更是必然趋势。


观势者明,析势者智,顺势者成。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走进区域重大战略覆盖的重点城市,寻找中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熠熠生辉的亮点,开启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数字化深调研第3季活动——今年5月至8月,羊城晚报携手全国多家媒体开展新质生产力全国行,通过深调研报道为读者呈现科技创新潮涌,产业迭代风起,数智化动能澎湃的新质生产力“焕新”图景。


当下,构建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各地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南京,这座历史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正以其独特的方式探索着这一时代课题。羊城晚报记者近日专访了南京大学长江产业发展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柳,深入探讨了江苏省,尤其是南京在构建新质生产力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产业链协同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羊城晚报:进入新时代,面对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新背景和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新要求,江苏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尤其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展现出了哪些优势?


陈柳:江苏省作为制造业大省,与广东并驾齐驱。从传统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到未来产业,江苏的产业门类齐全,布局广泛。以南京为例,其传统产业比重高、也在发挥科教优势积极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同时,江苏的开发区和园区,如苏州工业园区、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在国家级园区排名中非常靠前,显示出载体上的优势。此外,尽管江苏本土可能没有华为这样的突出企业,但江苏的制造业营商环境具有吸引力,许多企业包括跨国公司、国内其他省份的链主企业都愿意在此投资。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江苏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在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新质生产力。这包括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政策支持,深化改革开放。


羊城晚报:江苏在制造业方面有深厚的底蕴,在产业链协同创新方面,南京有哪些具体的举措和成效?


陈柳:产业链协同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南京在这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我们强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通过提高市场集中度,增强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培育“隐形冠军”企业。其次,南京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在产业链合作中的纽带作用,支持下游加工制造龙头企业成立产业基金,形成协调产业链的有力抓手。这些举措有效促进了产业链的优化升级,增强了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羊城晚报:在产业链的强链补链方面,您认为当前各地应该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发挥效力?


陈柳:强链补链一方面是一个产业集群的抓手,另一方面还是应该强调区域合作。因为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下,基础设施包括交通网络、数字基建已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所以,强链补链可以在更广区域范围来看,比如江苏跟广东交通物流非常便利,产业链的强链补链不代表要完全本地化,更应该关注区域合作。


区域协同发展是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南京在这方面的实践主要包括:一是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合作,形成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效应;二是推动区域间的政策协同,实现政策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三是加强区域间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高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效率。这些实践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区域合作在产业链协同创新中扮演了很多重要角色,如产业链整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拓展、协同创新和促进均衡发展及应对全球化挑战,通过这些角色,区域合作在产业链协同创新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升产业链的整体效能和适应性,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羊城晚报:南京有着深厚的科研资源,在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陈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是实现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南京在这方面的做法主要有几点:一是加强科技平台建设,特别是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为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提供支持;二是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体系,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三是优化政策环境,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和市场环境。通过这些措施,南京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羊城晚报:说到新质生产力离不开新型工业化这个话题,在此过程中,江苏包括南京有很多传统产业如何实现优化升级?


陈柳: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传统产业并不是落后技术的代表,新兴产业跟高科技行业产业也并不是必然联系着的。有很多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比新兴产业科技含量还要高,比如大化工等等。其次,我们要明确当前中国制造业的优势是什么?主要是现有的产业制造业门类齐全,中国的制造业可以在不断地碰撞当中形成新的技术路线、新的应用,在这个基础上新兴产业就产生了。比如现在飞速发展的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等。国家尤其是广东、江苏这样的制造业大省,要依靠这些产业爆发出新的应用,才有更大的发展机遇。因此,对于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也是构建新质生产力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南京在这方面的做法包括启动传统产业的焕新工程,着力推进生产工艺和设备的改造升级,更新迭代,焕发新活力。同时,南京也在积极探索构建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体制机制,以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

版权声明: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本研究院所有内容或观点的,应注明来源,对于不遵守本声明和其他侵权违法行为,本院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最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