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红、徐宁、唐轲:战略性新兴产业助推河南省新质生产力发展——以低空经济为例
作者:王亚红、徐宁、唐轲
发布时间:2025-01-20
在全球经济深度变革、产业结构加速调整背景下,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态,正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低空经济依托无人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创新推动经济效率显著提升,是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深度融合的典型代表,在现代物流、精准农业、空中旅游、应急救援等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2021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发展低空经济,带动国产航空装备的产业化、商业化应用。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纳入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范畴。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将低空经济作为新增长引擎,同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多部门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 年)》,提出到 2030 年推动低空经济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其所代表的新质生产力,融合了技术驱动、产业协同和绿色可持续等特征,符合当前经济转型升级和“双碳”战略目标的要求。随着低空经济在交通出行、物流运输、农业植保、文旅观光、城市管理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新质生产力的形态变得“可见、可用、可触摸”。低空经济不仅能够推动国内区域协调发展,还为中国参与全球科技竞争提供了新机遇,通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