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论文:
[1]刘志彪,张月友.中国经济循环的特点与潜在风险[J].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22(03):4-10.
[2]张月友.经济全球化研究新进展[J].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21(06):33-40.
[3]张月友.中国的“产业互促悖论”[J].中国工业经济,2014(10):46-58.
[4]张月友,刘丹鹭.逆向外包:中国经济全球化的一种新战略[J].中国工业经济,2013(05):70-82.
[5]闫星宇,张月友*.我国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06):75-84.
[6]张月友,董启昌,倪敏.服务业发展与“结构性减速”辨析[J].经济学动态,2018(02):23-35.
[7]张月友,凌永辉,徐从才.苏南模式演进、所有制结构变迁与产业结构高度化[J].经济学动态,2016(06):13-25.
[8]张月友,刘志彪.消费者偏好与中国服务业发展难题[J].经济学动态,2012(10):57-64.
[9]张月友,刘志彪.替代弹性、劳动力流动与我国服务业“天花板效应”[J].财贸经济,2012(03):103-111.
[10]张月友等.人口素质红利时代的中国服务业增长[J].经济学家,2020(03):56-65.
[11]张月友,董启昌,倪敏.中国经济进入“结构性减速”阶段了吗[J].经济学家,2017(05):44-49.
[12]张月友,陈凤,夏杰长. 中国创新全球化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美国、日本和印度四国的比较[J]. 国际贸易问题,2017,No.416(08):27-39.
[13]张月友等.跨国企业“中国+1”布局对中国的影响与应对[J].经济要参,2022(52):15-18.
[14]张月友,刘志彪. 坚持在生产端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J]. 中国经济评论,2023,(02):40-43.
[15]张月友,刘志彪. 三重全球化冲击下,中国经济如何应对?[J]. 中国报道,2022,(06):22-24.
[16]张月友,刘志彪. 发达国家经济服务化动因与我国服务业发展[J]. 财经科学,2012,(10):92-99.
[17]张月友,方瑾. 逆向外包驱动力的实证研究[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5):153-167.
[18]张月友,刘丹鹭,周经. 去工业化、再工业化与经济服务化——产业联系的视角[J]. 财贸研究,2014,25(03):32-40.
[19]张月友. 中国服务业悖论:研究进展、述评与化解[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35(08):77-85.
[20]张月友,杨林军,刘昊,谭洪波. 中澳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灰色关联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33(10):99-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