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江淮:全球价值链与创新投资:新趋势与政策含义

发布时间:2017-09-24 文章来源: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作者:郑江淮

前 言 
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在刘志彪院长的引领和政、企、学、研各界专家、学者的支持下,始终坚持“热情、专业、理性”理念初衷,以线上讨论和线下研讨相结合的模式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相关成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在线上讨论逐渐成熟和线下研讨(第一期)成功举办基础上,在长江产经智库群广大群员强烈要求、金科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力支持和江苏苏丝集团友情赞助下,长江产经智库线下研讨会(第二期)于2017年8月27日在苏州市金科大酒店顺利举行。本次线下研讨会以“未来中国的新动能与新产业”为主题,共得到全国政、企、学、研各界专家、学者100多人的大力支持,在此再次对各位参会人员支持表示感谢。同时,作为一次学术研讨会,应广大未能与会专家、学者要求和进一步促进学术交流,我们将发言嘉宾演讲整理并分期推送,欢迎各界专家、学者通过留言方式与我们互通有无。
本期推送南京大学郑江淮教授的演讲。
 
全球价值链与创新投资:新趋势与政策含义
郑江淮 
 
新趋势
全球价值链(GVC)研究从2012年之后有了很大的变化:(1)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各国平均出口国内增加值与出口总值之比呈现下降的趋势,而我国出口国内增加值与出口总值之比却呈现上升的趋势;(2)第一波以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化,其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环节中主要将生产制造环节转移到其他国家,而目前第二波全球化中,跨国公司开始逐步将R&D环节转移到其他国家;(3)从跨地区投资流入来看,亚洲与欧洲的联系多于与美国的联系;(4)北美是创新活动主要来源地,亚洲将成为全球价值链转向全球创新链的目的地;(5)制造业吸收的跨国公司创新活动明显高于第一产业和服务业;(6)RDDT投资主要发生在全球性城市,亚洲的全球性城市吸收国际R&D转移的能力越来越强;(7)跨国RDDT投资不仅来自大企业,也来自于小企业和新国际化企业。
 
影响跨国公司创新活动的因素
RDDT投资可以分为R&D投资和DDT投资(开发、设计、测试)两种类型,DDT投资主要是为了扩张东道国的市场,所以DDT投资更注重当地市场规模;R&D投资主要是为了创造新的技术并且获取国外R&D能力,因此R&D投资更看重当地大学情况,不太重视当地市场规模。
 
在城市尺度上研究影响吸引跨国RDDT投资因素后发现:(1)当地大学科研能力的提升对吸收跨国RDDT投资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当地城市与国际上其他全球性城市之间的科研合作联系程度对吸引跨国RDDT投资作用显著,对RDDT投资走出去作用较弱;(2)当地工资水平越高、公司税率水平越高,吸收的RDDT投资就会越少;(3)提高R&D财政补贴有利于吸收RDDT投资。
 
政策含义
根据目前全球价值链发展的新趋势以及相关研究结论,针对我国吸引全球创新活动,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启示:
(1)全球价值链中高附加值环节必然是创新环节,一旦创新环节占据了核心地位,那么在产业中就掌握了主导权,如果产业发展和产业创新依赖于全球范围内的创新资源和科技资源,我国拥有的全球性城市只有北京、上海两个,相对于我国人口和规模来说,全球性城市明显太少。我国科教创新资源对吸引全球产业创新活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增加一二线城市中的大学数量以提升城市科研创新能力。
 
(2)地区的创新活动与地区间的联系程度密切相关,如果两地之间的联系程度越高,吸引创新资源就会越多,而目前科学研究的体制和一些相关政策妨碍了地区之间的大学、科研机构的交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放缓了我国创新发展的步伐。
 
文字整理:刘鹏

版权声明: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本研究院所有内容或观点的,应注明来源,对于不遵守本声明和其他侵权违法行为,本院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最热文章